每個人小時候都經常會聽到一句話
“晚上睡覺不能吃糖,不然會長蛀牙”
因為害怕會有蟲子晚上爬進嘴巴
所以 再調皮的小孩子
都會乖乖聽話
可是很多人長大之后
就沒有了保護牙齒的意識
想著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
牙齒也不是以前那么脆弱
情況真的是這樣子的嗎?
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
35~44歲中年人齲病患病率為88.1%
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的成人中
十個人里面有九個人都患有齲齒
所以牙齒保護
并不只是小孩子需要做的事情
因為牙齒并沒有因為
長大變得強壯
斯曼齲齒課堂開課啦
為傳播正確的口腔護理意識
讓每個人加入保護牙齒行動中
牙齒其實是碳酸鈣,遇到酸很容易受到腐蝕。我們每天都會吃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,口腔中的細菌就會把這些食物轉化為酸,不及時清潔口腔,牙齒漸漸就會出現一個洞,清潔不到位的話,這個洞還會變得越來越大。
很多人都會疑惑,難道就不吃碳水化合物了嗎?其實和齲洞形成真正有關系的是牙齒暴露在碳水化合物中的時間,不及時刷牙,酸就會對牙齒造成長時間的腐蝕。
牙齒不會因為長大而一起變得強壯,所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。現在學齡前兒童因為氟的普及,蛀牙率大大減少了。
但是老年人因為使用會導致口腔干燥的藥物,導致唾液分泌減少,蛀牙率開始增加。
要知道,唾液在對抗蛀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:唾液可以稀釋酸,有消毒的功效,能把細菌沖刷掉,防止食物附著在牙齒上。
很多人都會想著乳牙會被新牙齒(恒牙)替代,所以不需要理會。但是乳牙的齲洞會演變成嚴重的疼痛和膿腫。甚至會出現感染,這種感染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,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死亡。
牙齒出現輕微蛀牙的時候,由于牙齒表面沒有神經,所以是沒有任何癥狀感覺的。當你覺得疼痛的時候,已經證明已經傷及神經,再任由發展的話,只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問題,需要花費昂貴的費用治療。
所以一定要定期做口腔檢查。一旦齲洞開始形成了,它就不會自我修復,而是會一直發展下去。
每一顆牙齒都有成為齲齒的可能性,發現齲洞之后應及時接受治療,齲洞被填補之后,保持良好的牙齒清潔習慣,原來的地方就不會再次患上齲齒。
可是填充的材料會出現老化,破損脫落。清潔不到位會導致再次形成蛀牙。
不管是什么問題
提前預防才是正確的方法
不要等到問題出現了才進行補救
往往一個良好的習慣
就能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
所以防治齲齒
刷牙簌口不能缺
口腔清潔才是防治齲齒最好的方法
定期的口腔檢查
預防口腔問題
做自己牙齒的保護衛士